Youtube影片:http://youtu.be/jHEQ6ndOORI
目前分類:藝術家介紹 (8)
- Jul 22 Sun 2012 00:50
『光塗鴉』(Light Painting)
光源暫留效果『光塗鴉』(Light Painting)
Youtube影片:http://youtu.be/jHEQ6ndOORI
Youtube影片:http://youtu.be/jHEQ6ndOORI
英國攝影師:David Gilliver
網站:http://www.davidgilliverphotography.com/
美國藝術家:Brian Matthew Hart
網站:http://www.designboom.com/weblog/cat/10/view/17182/brian-matthew-hart-new-light-paintings.html
有看到早期畢卡索也有嘗試過用光作畫...
- May 08 Tue 2012 02:30
《色與線的對話》徐曼青
在駁二青春設計節展場裡,看見一位很認真的在介紹別人作品的小妹,於是我問?『那妳的呢?』她很開心的為我介紹了她所架設的網站,看見她速寫作品時,腦中閃過的畫面,前一陣子所看的影片《一閃一閃亮晶晶》而我眼前這位藝術青年她叫 徐曼青。
當我們討論到這張《20020523-1》(速寫)圖片翻拍自《色與線的對話》p.61,她說這是她的父親,我問『你父親是不是坐在沙發上半臥,而且還手拿遙控器在看電視』,她笑了笑說,她都不太敢講,因為怕很多人都看不出來,我也笑著跟她講,不會阿,因為我父親也蠻常擺出這樣的姿勢看電視,只是我不會當他面速寫他。
這幅畫是畫家國小時期的作品,似乎在尚未受到怪力亂神的美術教育底下,畫家透過眼睛觀察出父親平時的樣貌,而這種生活中的純粹性,透過勾勒描摹,與剛剛所說的片中畫家李柏毅,大量使用濃烈的色彩純粹的線條表現,是那樣的自然。
於是我問了『難道妳沒有跟媽媽一樣畫油畫嗎?』她抿了抿嘴『油畫太難控制了,它不像水彩一樣,』而這想法我到是思考了很久,尚未理出她所說的困難,在我思考的當下,於是我決定買下這本畫冊,她似乎驚訝了一下,因為她從未想過會有賣書的一天,還連忙撥了通電話與父親商量價格,臨走前我問了問她『妳接下來還會繼續畫下去嗎?』她回『比較困難了,因為現在都要學很多很多電腦的資訊...』,『那妳可以隨身帶一本小冊子阿,我蠻希望妳能繼續的畫下去的...』
想起了前一陣子看的電影《Basquiat》,街頭畫家Basquiat,那樣充滿獨特想法的線條,兩人似乎埋藏著若有似無的關聯性,而徐曼青在未來的畫作中,會繼續保持著她一貫有的觀察敏銳度,還是受到外在因素改變她原有的模式,而這樣的自我設問,不禁想起了方才的對話,『為什麼?只有這張是有顏色的?』她回『因為他有穿衣服。』
20120507 DNA文
當我們討論到這張《20020523-1》(速寫)圖片翻拍自《色與線的對話》p.61,她說這是她的父親,我問『你父親是不是坐在沙發上半臥,而且還手拿遙控器在看電視』,她笑了笑說,她都不太敢講,因為怕很多人都看不出來,我也笑著跟她講,不會阿,因為我父親也蠻常擺出這樣的姿勢看電視,只是我不會當他面速寫他。
這幅畫是畫家國小時期的作品,似乎在尚未受到怪力亂神的美術教育底下,畫家透過眼睛觀察出父親平時的樣貌,而這種生活中的純粹性,透過勾勒描摹,與剛剛所說的片中畫家李柏毅,大量使用濃烈的色彩純粹的線條表現,是那樣的自然。
於是我問了『難道妳沒有跟媽媽一樣畫油畫嗎?』她抿了抿嘴『油畫太難控制了,它不像水彩一樣,』而這想法我到是思考了很久,尚未理出她所說的困難,在我思考的當下,於是我決定買下這本畫冊,她似乎驚訝了一下,因為她從未想過會有賣書的一天,還連忙撥了通電話與父親商量價格,臨走前我問了問她『妳接下來還會繼續畫下去嗎?』她回『比較困難了,因為現在都要學很多很多電腦的資訊...』,『那妳可以隨身帶一本小冊子阿,我蠻希望妳能繼續的畫下去的...』
想起了前一陣子看的電影《Basquiat》,街頭畫家Basquiat,那樣充滿獨特想法的線條,兩人似乎埋藏著若有似無的關聯性,而徐曼青在未來的畫作中,會繼續保持著她一貫有的觀察敏銳度,還是受到外在因素改變她原有的模式,而這樣的自我設問,不禁想起了方才的對話,『為什麼?只有這張是有顏色的?』她回『因為他有穿衣服。』
20120507 DNA文
- May 08 Tue 2012 00:17
尚米榭巴斯奇亞(Jean-Michel Basquiat)
- Jul 29 Fri 2011 01:58
20110722_手塚治虫世界特展
這次北上就是特地為了大師而來的
對於手塚的了解只限於網路上以及過去童年的卡通印象
這次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的"手塚治虫世界特展" 算是巡禮的第一站!
以前逛展的時候,只會知道有沒有卡通有沒有玩具!
而現在逛展,我反而捨得花錢買導讀!
現在導讀都製作的很棒了!找專業的台灣配音員!
透過手塚老師的歷史,讓我對於分鏡又多了一個個人見解!
手塚老師是一位將鏡頭的角度帶入漫畫!
大學時期...動畫課教授對於我們這種什麼都不懂的學生而言
他說:『想知道什麼是好的分鏡嗎?去參考漫畫吧!』
我想或許對他而言,他認為漫畫是最好的分鏡,沒錯!
但是對我而言,腦中充滿了許多問號??
為什麼漫畫會跟分鏡有關?還有為什麼漫畫家會有分鏡的概念呢?
一直困擾許久的我,在這次的手塚展介紹裡!完全的了解了!
當初手塚老師將鏡頭的概念導入漫畫的框架!算是一種創舉!
他利用了鏡頭概念裡的長鏡頭、廣角鏡頭、近拍、移動畫面、剪影效果、擬音(如:爆炸音)、遠近法等配置精巧的構圖!
後期大家都稱之為『故事漫畫的手法』將原本在二次戰後呈現平面的漫畫,活生生的變成了3D畫面
而將漫畫帶入了如電影般的敘述情節!近期也有許多導演也將漫畫式的結構帶入電影,反而給觀眾有一個新的視覺上的效果
不愧是手塚老師,如今看到原稿時,他那細膩的畫風,以及那引人入勝的蒙太奇,令人感到肅然起敬!
若是要以研究主題的方式思考?
我希望能從台、日漫畫究竟在當時有沒有交流的可能?
或許手塚曾經有來過台灣?或是他曾經認識台灣的朋友!也有影響到台灣的漫畫發展呢?
或許應該要找有關的文獻,或是實地去查訪過去的歷史,或許不是我所想的這樣!但也對於當初台、日交流時期台灣的漫畫演變也有了一番了解阿!
對於這展覽我表示是可以去參觀及仔細欣賞的!
對於台灣許多小朋友或是觀眾來說,許多家長以為這就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,而帶很小的小朋友來看
也不是說不行!?但展場上其實是給大朋友或是老朋友欣賞的!
所以我看到許多不耐煩的小朋友,因為他們還不懂這是什麼?所以一時之間要他們了解並可以欣賞,我想是困難的吧!
所以其實還是要回歸,台灣的教育,還是要從家裡做起阿!
無論政府在怎樣的校改!學生在怎樣的無奈!
畢竟從家出發不是會比較容易一些嗎?
期待台灣能提昇向上的未來!
對於手塚的了解只限於網路上以及過去童年的卡通印象
這次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的"手塚治虫世界特展" 算是巡禮的第一站!
以前逛展的時候,只會知道有沒有卡通有沒有玩具!
而現在逛展,我反而捨得花錢買導讀!
現在導讀都製作的很棒了!找專業的台灣配音員!
透過手塚老師的歷史,讓我對於分鏡又多了一個個人見解!
手塚老師是一位將鏡頭的角度帶入漫畫!
大學時期...動畫課教授對於我們這種什麼都不懂的學生而言
他說:『想知道什麼是好的分鏡嗎?去參考漫畫吧!』
我想或許對他而言,他認為漫畫是最好的分鏡,沒錯!
但是對我而言,腦中充滿了許多問號??
為什麼漫畫會跟分鏡有關?還有為什麼漫畫家會有分鏡的概念呢?
一直困擾許久的我,在這次的手塚展介紹裡!完全的了解了!
當初手塚老師將鏡頭的概念導入漫畫的框架!算是一種創舉!
他利用了鏡頭概念裡的長鏡頭、廣角鏡頭、近拍、移動畫面、剪影效果、擬音(如:爆炸音)、遠近法等配置精巧的構圖!
後期大家都稱之為『故事漫畫的手法』將原本在二次戰後呈現平面的漫畫,活生生的變成了3D畫面
而將漫畫帶入了如電影般的敘述情節!近期也有許多導演也將漫畫式的結構帶入電影,反而給觀眾有一個新的視覺上的效果
不愧是手塚老師,如今看到原稿時,他那細膩的畫風,以及那引人入勝的蒙太奇,令人感到肅然起敬!
若是要以研究主題的方式思考?
我希望能從台、日漫畫究竟在當時有沒有交流的可能?
或許手塚曾經有來過台灣?或是他曾經認識台灣的朋友!也有影響到台灣的漫畫發展呢?
或許應該要找有關的文獻,或是實地去查訪過去的歷史,或許不是我所想的這樣!但也對於當初台、日交流時期台灣的漫畫演變也有了一番了解阿!
對於這展覽我表示是可以去參觀及仔細欣賞的!
對於台灣許多小朋友或是觀眾來說,許多家長以為這就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,而帶很小的小朋友來看
也不是說不行!?但展場上其實是給大朋友或是老朋友欣賞的!
所以我看到許多不耐煩的小朋友,因為他們還不懂這是什麼?所以一時之間要他們了解並可以欣賞,我想是困難的吧!
所以其實還是要回歸,台灣的教育,還是要從家裡做起阿!
無論政府在怎樣的校改!學生在怎樣的無奈!
畢竟從家出發不是會比較容易一些嗎?
期待台灣能提昇向上的未來!
- Nov 11 Wed 2009 14:00
人物手指畫油畫創作巡迴展-吳政彥聽語障畫家
「吳政彥第二度人物手指畫油畫創作全國巡迴展」於98年11月5日至11月17日,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二樓第二、三展覽室舉行,共展出53件栩栩如生的手指畫作品。
五歲時一場高燒奪去吳政彥的聽覺,亦讓他喪失說話的能力;耳不能聽、口不能言,反而養成了他靜靜仔細觀察人、事、物的習慣,比常人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,並 激發他的繪畫潛力。就讀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是他人生的轉捩點,受教於名師胡克敏、傅狷夫門下,從此進入五彩繽紛的繪畫世界。
雖手指畫難度比筆畫高,若干細膩筆觸畫筆無法呈現,但因它不同於傳統的其他題材繪畫,且沒有畫筆的中介,讓創作者的思緒得以更加活躍跳動畫紙上,運用每根 手指不同的特性,加上小木片的輔助,在紙上揮灑出藝術的另一片天空,一勾一勒,沾彩的手指,透過油畫的技巧,人物臉上細緻的表情及任何動作,都一一躍然紙 上。作品曾榮獲美國傑出藝術家協會入選1993年曆的插頁圖,尤其是手指畫創作,畫風獨具,包括台北市、高雄市、桃園、苗栗、台南等文化局、圖書館及社教 館都收藏其作品。
別人是執筆做畫、以筆沾彩,但是他以指代筆、以指沾彩,創作出來的是比用筆作畫還生動的「手指畫」。期望由作品表達心聲,並和當地鄉親及藝術愛好者一同享受美的視覺饗宴。
五歲時一場高燒奪去吳政彥的聽覺,亦讓他喪失說話的能力;耳不能聽、口不能言,反而養成了他靜靜仔細觀察人、事、物的習慣,比常人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,並 激發他的繪畫潛力。就讀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是他人生的轉捩點,受教於名師胡克敏、傅狷夫門下,從此進入五彩繽紛的繪畫世界。
雖手指畫難度比筆畫高,若干細膩筆觸畫筆無法呈現,但因它不同於傳統的其他題材繪畫,且沒有畫筆的中介,讓創作者的思緒得以更加活躍跳動畫紙上,運用每根 手指不同的特性,加上小木片的輔助,在紙上揮灑出藝術的另一片天空,一勾一勒,沾彩的手指,透過油畫的技巧,人物臉上細緻的表情及任何動作,都一一躍然紙 上。作品曾榮獲美國傑出藝術家協會入選1993年曆的插頁圖,尤其是手指畫創作,畫風獨具,包括台北市、高雄市、桃園、苗栗、台南等文化局、圖書館及社教 館都收藏其作品。
別人是執筆做畫、以筆沾彩,但是他以指代筆、以指沾彩,創作出來的是比用筆作畫還生動的「手指畫」。期望由作品表達心聲,並和當地鄉親及藝術愛好者一同享受美的視覺饗宴。
- Jan 31 Sat 2009 11:51
傑克遜·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Birthday Doodle
Google doodle介紹:傑克遜·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Birthday Doodle
傑克遜·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,又譯傑克森·波拉克,1912年1月28日-1956年8月11日)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(abstract expressionism)運動的主要力量。
他生於懷俄明州的Cody,後來於1929年移居紐約,在托馬斯·哈特·本頓(Thomas Hart Benton)門下學習。他從象徵藝術上轉移,並發展了一個在帆布上噴塗和滴顏料的繪畫技術。在發展出他特有的技術前,因為過於專注於創作卻沒有突破,作 品銷售不佳,加上個性怪辟、神經質的性格而無法靠兼差謀生,而一度必須靠家弟及後來成為其妻的女友Lee Krasner接濟度日。
1938年到1942年間,他為聯邦藝術工程工作;1950年代到1960年代,他通過「文化自由議會」(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)受到中央情報局的支持。
波洛克在1956年8月11日晚上因為行車超速,發生交通事故而喪生,使其大器晚成的創作生涯也因而告一段落。
- Jul 09 Wed 2008 01:50
**--丹麥藝術家彼得卡森--**
- Jun 30 Mon 2008 00:40
[安藤忠雄]